注重预算编制的绩效性 促进财政资金提高效益
注重预算编制的绩效性 促进财政资金提高效益
——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审计着力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市级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贯彻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情况,加强对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从预算编制着手,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及绩效考评,评价财政部门和有关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强化财政和有关单位的经济责任,找出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原因,揭露存在的损失浪费、管理不善问题,帮助被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采取措施,改进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提出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预算单位加强整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一是关注财政资金预算安排分配。审查财政资金的分配、计划和支付数据,关注专项资金的分配投向、合规性与及时性。追踪专项资金从预算安排到最终使用单位的分配全过程,利用财政资金管理系统数据挖掘资金分配决策流程和相关决策内容,关注决策流程是否合规,是否充分核查,是否集体决策。分析评价项目资金的预期效果,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绩效。
二是关注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从财政资金项目的选项、审批、监管、审核运作的全过程,审查预算执行单位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管理使用财政资金情况,分析影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因素,强化和规范管理使用的责任制度,促使绩效评价对预算管理激励和约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
三是关注财政资金管理的合理合法性。关注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的审批制度,审查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对项目资金规模质量和效果进行最终审查。是否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有无随意拨付资金影响资金调度导致影响工程进度、自行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以及弄虚作假、虚列支出等问题。
四是关注项目运行的有效性。利用相关数据联合分析,综合发改、交通、环保等各方面数据,分析未完成的项目进展情况,审查竣工后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显现程度,项目装备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其作用的发挥是否与实际需求相匹配或者有效地降低了实际需求的压力,有无项目装备闲置或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责任编辑: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