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方向 努力作为 以“五个明确”引领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5-08-19
  • 浏览次数:
  • 来源:审计署网站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5年7月7日,中国审计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侯凯同志出席会议并以《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 以高质量审计科研服务审计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讲话。会后,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党委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侯凯同志讲话精神,结合审计科研工作实际,对照要求查摆当前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改进科研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提高政治站位

深刻认识把握科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此次会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阐述了审计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实践路径,明确提出了审计科研的根本目的、主要对象、研究重点、重要方法和重要支撑,通过“五个明确”系统构建了审计科研工作的“四梁八柱”,逻辑严密、精辟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充分体现了审计署党组对审计科研工作的坚强领导和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审计科研和学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所同志通过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做好审计科研的信心和决心。所党委要求,全所同志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署党组对审计科研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审计科研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深刻理解把握“五个明确”的核心要义,在审计事业发展大局中找准科研工作定位,聚焦审计关注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对审计对象的研究,努力以高质量审计科研服务审计高质量发展。

明确目标定位

扎根审计实践深耕应用型研究

审计科研要坚持服务审计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目的,廓清认识、凝聚共识,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深耕细研财政、金融、企业等关键领域,在助力做实研究型审计、突破审计对象领域理论问题、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一是精准谋划选题。审计科研要把服务审计中心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与审计业务相向而行、同向发力,紧贴审计实践谋划研究选题,将审计一线是否需要、实践部门是否满意作为“生命线”“必答题”,正确处理“审计工作需求”和“审计科研供给”的关系,积极主动作为,用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服务好审计实践。二是紧贴审计项目。进一步探索审计科研与审计项目同步实施、同频共振的路径,结合年度审计计划安排、即将开展的审计项目等,认真谋划、周密布置、有力推进,做好科研课题储备,对审计项目涉及的审计对象、重点内容、前沿信息、行业动态等开展预研,合理把握研究进度,在审计项目最需要、审计人员最需要的时点及时拿出成果,确保研究成果“恰逢其时”,提升参考价值。三是深入调查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深入审计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树立“如我在审”意识,扎根审计一线,察实情、出实招,提升研究报告中意见建议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确保研究成果接地气、冒热气、有底气。

聚焦研究重点

持续提升审计科研的质效和水平

审计科研要立足服务审计更好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将研究审计对象发展规律作为开展研究的核心视角,积极提供智力支持和研究保障,服务审计发挥独特监督作用。一是明确研究对象。开展应用型研究是近年来署党组对审计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科研工作展现新气象、取得新突破、实现新作为的重要途径。所党委要充分认识当前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围绕审计领域和审计对象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深做实应用型研究的思路,努力在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有效发挥智库作用。二是找准攻关重点。审计科研人员要聚焦审计揭示的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尝试开展穿透式分析、系统性研究,发挥理论工作者擅长梳理分析、总结归纳的优势,把重点放在“挖根源、找出路”“治已病、防未病”上,站在党和国家治理的高度,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审计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供科研助益。三是树立精品意识。强化成果导向,努力在高度上做文章,在深度上下功夫,既要多出研究成果,更要多出有特色、有亮点、叫得响的精品,不搞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力求点到根子上、打到“七寸”处,使经研究发现的问题更加值得审计一线关注,提出的建议更加能落实,为署党组决策和审计一线攻坚突破提供参考,促进问题彻底解决,以有用管用好用的科研成果为审计实践提供支撑和支持。

加强自身建设

为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审计科研所作为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力量,要切实融入研究型审计大局,以科学的态度、追求真理的精神围绕中心、深入实践、大胆创新,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审计科研铁军,培养过硬队伍、打造有力平台、构建顺畅机制,产出更多服务决策、支撑实践、引领创新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一是夯实审计专业基础。坚决落实署党组关于继续组织审计科研人员深入一线锻炼的要求,将审计一线作为知事识人的“主渠道”,继续加大审计实践锻炼力度,立足实践提升科研人员的政治判断力、理论洞察力和学术前瞻力,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提升作为科研智库的咨政服务能力。二是培树审计科研权威。科研人员是审计科研高质量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最可倚重的力量,要通过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成长为专家型人才,所党委要创造条件支持审计科研人员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领域开展“连续剧”式的跟踪研究,促进对各自所熟悉领域、行业的“理想王国”与“现实状况”理解更加全面、准确、通透,逐步培养一批相关行业领域标志性的理论领军人才和业内权威。三是严格遵守纪律规矩。审计科研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署党组越是重视、信任和支持审计科研,审计科研工作就越要做到科学规范,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增强“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注重在科研队伍中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良好科研形象,以优秀的科研业绩和过硬的纪律作风为“国家审计”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