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审计局创新开展林业资源保护修复资金专项审计

  • 时间:2025-07-10
  • 浏览次数:
  • 来源:资环科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近期,平凉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林业资源保护修复资金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林业资源保护政策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以及项目建设管理和林业资源管护等情况,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促进全市林草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数据先行,提升审计质效。紧扣 “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定位问题、精准解决问题” 目标,在整合自然资源、林业等多个部门的12类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优势,运用 ArcGIS 软件开展多图层叠加分析,分析造林种草项目用地与耕地是否重合、现存林草地变化、临时使用林草地到期恢复变化情况。通过整合叠加林地图斑、造林图斑、公益林图斑、土地利用现状等多个矢量图层,有效搭建林草资源审计“一张图”平台,分析疑点图斑,提升森林资源审计信息化水平和审计质效。

二是关注项目实施,提高资金效益。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对林业资源保护修复资金开展 “穿透式” 审计。立足征占用林地、林业管护等方面,重点审查违规侵占林地或毁损林木造成的林地面积减少等问题,揭示林草管护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漏洞。从林草保护专项资金出发,重点调查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森林植被恢复、森林抚育等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揭露是否存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以及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通过实地调查项目实施情况,审查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业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和管理情况,关注造林面积、苗木保存率等项目实施效果和效益,促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完善监管机制。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通过审计促进提高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充分运用发挥林长制平台作用,全面落实各项举措,更新完善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制。强化林草资源审批管理制度,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健全完善林草资源属地巡护机制和加强部门监管。建立林草项目验收管理制度,实行造林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监管。


(撰稿:刘思敏    编辑:苏越    审核:王耀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